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第2分题第1课)(总第27课)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单元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 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 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5、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二下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学校 | 班级 | 执教者 | |||||
课题 | 我国自然灾害知 | 教时 | 1 | 日期 | |||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严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危害,。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活动一: 看视频 知灾害 | 导入:聊聊今天经历的开心的事。幸福吗?快乐吗?是啊,冬日,暖阳,我们在校园中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朗朗读书,在操场上奔跑追逐,实现着我们的篮球梦,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灾难面前,人类如此的渺小无助。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气和的,它也有发怒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分类) 3、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怎样的影响?(小组交流) | 学生观看 指名交流 | 虽说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是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接触较少,本环节对学生的幸福环境与突发的地震遭遇形成对比,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 ||||
活动二: 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 1.ppt呈现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危害大:生命、环境、经济、社会稳定、精神、疾病(疫情)) 2、出示统计图 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小结: 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4、灾难连锁反应PPT 、思维导图 |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 观看ppt | 运用新闻视频数据更具体的呈现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损失之重。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 拓展--自然灾害的出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影响巨大的连锁危害。 | ||||
活动三: 小小调查元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1、 种类多() 2、 分布广 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等。 (1)我国旱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2)洪涝灾害分布东多西少。其中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3)雪灾多发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4)台风灾害多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5)地震西多东少 | 课前查找资料 上台汇报 |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 ||||
活动四: 辨析小能手 | 过渡: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满足条件才能形成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会引发怎样的自然灾害(报告单,小组合作) 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 | 学生辩论 | 通过视频科普,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去讨论和发掘人类哪些不好的行为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险意识,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行为。 加强印象,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 ||||
总结 | 1、如果我们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怎样?(自然灾害大大减少), 2、所以我们应该—— 3、不仅仅如此,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如我们前面学过的哈尼族人一样,与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科学优化自然,这样我们的大自然将不再发怒,会心平气和的孕育我们。 4、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节课我们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我们又如何有针对性的防御自然灾害呢?(上网、查阅资料,咨询父母师长,我们下节课交流) |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 1、让学生主动查找预防自然灾害资料 2、引导学生建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战胜的思维过程。 |
师:希望老师今天的分享能在你们小小的心湖投下一个警醒的石子--爱自然,爱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