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24-12-24 22:32:02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本文共10150字]

第一篇: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实习学生:班级:专业:

1,实习目的

通过对部分典型地区土壤类型与形成的环境的考察及对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观察和分析,结合周边环境和成土母质,掌握土壤类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剖面的挖掘,层次的划分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活性关系,深入的理解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人类活动对土壤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夯实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野外的观察,

判断,分析等综合实践能力

2实习计划

2014.5.20上午进行实习安排及安全教育。下午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创新科技园区挖掘并观察农业土壤剖面

2014.5.21去山东沂源县观察溶洞及棕壤褐土典型性状

2014.5.23去济南黄河大桥观察河滩潮土

3实习内容

3.1概述

调查泰安――沂源及黄河滩地质地貌情况,观察棕壤、褐土潮土形成条件、过程、土壤属性,分析土壤肥力特点及改良措施;观察岩溶地貌特点、形成条件、溶洞特点及形成原因等。

农业土壤剖面点的选定、剖面挖掘及观测,土壤样品的采集;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分析实习中调查土壤的生产性能及改良措施。土壤质地、结构、含水量等的野外观察判断等。 关于实习地的概述:

沂源简介:沂源县地处山东省的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属沂蒙山区,因沂河发源地而得名。该县属中低山丘陵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沂河流向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名山头1983座,最高点鲁山为群峰之首,山势挺拔峻秀,风景迷人,海拔1108.3米,是山东省第四高峰(泰山1545蒙山1156崂山1133徂徕山1027)。最低点东南沂河谷地,海拔180米。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地等。境内有大小河流1530条。其中沂河流经山东、江苏8县市,沂源境内全长84.6公里。

沂源溶洞简介:位于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

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3.2棕壤

1. 地理分布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土,在欧洲分布广泛,尤以西欧以及北欧的瑞典等国为多,在亚洲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北部和日本。在我国,棕壤集中分布于暖温带的湿润地区,纵跨辽东与山东半岛,带幅大致呈南北向。

2.棕壤形成条件(我国):

气候:暖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母质:花岗岩、片麻岩、部分黄土性物质。

3.形成过程:粘化过程,淋溶过程,生物循环过程

4.基本性状:自然状态下剖面构型为o—ah—bt—c型。

凋落物层(o):ah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9%,向下急剧降低;

中性-微酸性,

bt层鲜棕色,粘粒聚积,质地粘重,棱快结构,铁锰胶膜多。

5.改良利用

增施有机肥,农林水利等综合措施,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观察过程及性状记载

此土壤剖面位于一处斜坡上,为不是很典型的棕壤自然剖面,植被种类为针阔混交林,优势种为松树。剖面分四层ah(0-10cm)、b(10-37cm)、bc(37-53cm)、c(53-63cm)。其层与层间均为平直,第一第二层第四层为明显层次,第二层为,模糊。第一第二层为润,三四层为湿。除却第一层为轻壤外,其余三层为砂壤。从上至下石质含量越来越高(无-少-中-中)。石质大小在前两层为0.2-1,后两层为1-3,土粒结构为块状。土壤孔隙形态为囊腔状-管孔状-管孔状-不规则。孔隙大小为中-小-小-大。孔隙多度:中-多-多-少。石灰反应均不明显。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及部分黄土型母质。各层ph值分别为:ah:4.0,b:4.5,bc:5.0,c:5.5-6.0。

3.3褐土

1.地理分布

褐土又名褐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山地和丘陵地区。

2.形成条件(我国):

气候:半湿润地区,季风影响明显

植被:夏绿阔叶林、阔叶林,灌丛或草原植被。

地形:山地 丘陵等

母质:石灰母质,黄土性母质为多。

3.形成过程

粘化过程:钙化过程:生物积累过程:

4.基本性状

褐土的典型剖面构型为ah-bt(ca)-c型-r。

腐殖质层一般为10-15厘米

钙积层的石灰多呈假菌丝状和结核状。

粘化层明显

剖面上部为中性反应,下部呈碱性反应.

5.改良利用

水土保持

合理施肥

因土种植,发挥土壤潜力优势

走农牧结合的道路

观察过程及性状记载

此土壤剖面位于竹林斜坡上,为不是很典型的褐土自然剖面,剖面分四层o(+13-0cm)、e(0-9cm)、b(9-34cm)、c(34-50cm)。其层与层间均为平直,第一第三层第四层为明显层次,第二层为,模糊。颜色分别为:深褐-深褐-褐-棕褐。第一层为干,二三层为润,四层为湿。除却第二层为轻壤外,三四层为中壤。从上至下石质含量为(中-少-多)。石质大小为0.2-1,1-3,3-5。土粒结构淋溶层是团粒状,下两层为块状。土壤结构强度为弱-中-中。松紧度为:疏松-松-松-稍紧。土壤孔隙形态为囊腔状-管孔状-管孔状-不规则。孔隙大小为中-大-大-小。孔隙多度:中-多-多-少。石灰反应为强烈。土壤母质为石灰母质,黄土型母质。各层ph值分别为:e:7.0,b:8.0,c:7.0-7.5

3.4潮土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夜潮现象而得名。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多数国家称此类土壤为冲积土或草甸土。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将其列为冲积新成土亚纲。在中国曾称冲积土,后又相继易名为碳酸盐原始褐土、浅色草甸土和淤黄土,1959 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后定为现名。

地理分布:集中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泛滥地和 ……此处隐藏5659个字……较大,常见于山麓坡地或微呈起伏的山间谷地。周围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它是亚热带石灰岩的古老风化壳,因遭受强烈的淋溶和生物风化过程而发育形成的黄棕色或棕色土壤。

棕色石灰土土壤剖面呈a-b-c型,色棕粘重。由于排水良好,碳酸钙淋溶作用较强,一般剖面上部已无石灰反应。土层较厚,表层有机质含量低于黑色石灰土,暗灰棕色,团粒结构较明显,质地粘重;向下为棕色心土层,块状或棱块状结构,结构体表面有光亮胶膜,有时还出现细粒状铁锰结核。粘土矿物以蛭石与高岭石为主。氧化钾含量约0.49—0.82%,游离氧化铁在10%左右。

1)其在土壤发生分类学上属于初育土纲,其显著的特征是,即始终处在发育的初期。并不是说其发育的时间不长,而是说棕色石灰土在脱盐阶段先流失钾、钠,然后再流失钙、镁,但是因为岩石中的碳酸钙是微溶于水的,它始终源源不断的给土壤补充钙、镁离子,所以土壤始终处于脱盐阶段,没办法到达脱硅以及富铝铁化阶段。

2)第二个特征是很容易形成丰富的团粒结构,,土壤单粒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团粒结构是土壤团聚体的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

3)由石灰岩发育成的土壤,带有母质的特性,比较黏重,使得其肥力不高,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土壤黏重成为土壤肥力不高的障碍因素。

4)偏碱性。

(3)黑色石灰土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我们在弄拉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的岩石缝中观察了黑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且中间混有一些石块,分层不明显,处在石灰岩区土壤发育的早期阶段,所以土壤堆积得很薄。只有两层,上部呈深缁谢镉肷锊谢锒鸦谝黄鹦纬傻暮持史浅7岣坏囊恢滞寥溃鸦貌缓瘢疃嗖坏�10cm,无应用价值;土壤的质地结构性很好,机械性也很稳定,为稳定的团粒结构,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ph值为6.4,下部是基岩。

黑色石灰土常见于石灰山顶的岩隙或谷地低洼处。周围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出现在石头缝里,其母质为残坡积物,富含碳酸钙,多生长喜钙草本植物,植物残体腐烂后,形成土壤有机质累积在表层,与土壤中的钙生成腐殖酸钙,将土壤染成黑色。

黑色石灰土土层较浅,一般厚度不超过40cm,微碱性;富含有机质和碳酸盐。呈暗黑色。与母质相一致。多碳酸钙的新生体,呈假菌丝或结核状。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或绿泥石、高岭石为主。

(四)6月18日我们在大明山东南面山地对垂直地带性土壤:赤红壤、山地红壤、黄红壤进行观察。

(1)赤红壤剖面分析(海拔190米左右)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页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a层;b层(b层又可细分为b1、b2层);c层。

土层深度: a( 0-27cm) ; b (27-80cm) ; c(>80cm)。

土壤紧实度: a比较疏松 ; b疏松; c紧实。

土壤酸碱度(ph值): a 4.8; b 4.4; c 4.2.

根系分布量: a粗、少; b细、少; c 基本没有。

动物活动深度: a无 ; b无; c无。

与第一天看到的赤红壤不同,这次的的土壤剖面分层明显,a层颜色比较黑、土层比较厚,腐殖质程度比较大,造成物质下流,形成明显的b层。也是原位发育。

(2)山地红壤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o层;a层;b层;c层。

土层深度: o(-10-0cm) a( 0-30cm) ;b (30-60cm) ;c(>60cm)。

土壤紧实度:o 疏松: a比较疏松 ; b紧实; c比较紧实。

土壤酸碱度(ph值): a 4.8; b 4.4; c 5.2.

根系分布量:o粗、多; a 粗、多; b细、多; c少。

动物活动深度:o 无; a无; b无; c无。

(3) 山地红壤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山地红壤形成于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年均温高,雨量丰富,矿物质风化强烈,有机质分解快,生物循环作用较强。 自然植被多为灌丛草坡。

在剖面中,表土有机质含量在3-5%左右,但下层急剧减少。表土为壤土质,团粒结构;底土质地粘重。呈酸性反应,ph值6.0以下,这类土壤目前多被辟为农田。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土体中原生矿物被分解,硅和盐基淋失,铁、铝、钛等氧化物相对富集。红壤的肥力较低,精耕细作可培育成红泥土、黄泥土。

(4)黄红壤剖面分析

气候:亚热带气候

母质:砂页岩

土壤层次:可分为o层;a层;b层;c层。

土层深度: o(-9-0cm) a(0-9cm) ; b (9-35cm) ;c(>35cm)。

土壤紧实度:o 疏松: a紧实; b比较紧实; c很紧实。

土壤酸碱度(ph值): a 4.8; b 4.4; c 5.2.

根系分布量:o细、少; a细、少; b基本没有; c无。

动物活动深度:o 无; a无 ; b无; c无。

(5) 黄红壤成土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黄红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与红壤分布于同一气候类型区,但其分布区年均温稍低而年雨量稍高。兼具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的性质,黄红壤的土壤富铝化程度低于红壤,而酸度通常略大于红壤。正常发育的黄红壤,腐殖质含量较高。山地黄壤的化学分解和淋溶作用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受淋溶,硅流失,铁、铝化合物则相对富集,硅铝率在2.0以上,表现明显的脱硅富铝作用,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游离氧化铁大部分与水结合,铁的水化结果,使土壤呈现出显目的黄色至腊黄色,尤以心土层因粘粒的淀积,颜色更为鲜艳。风化程度比较弱,所以粘土矿物含有蛭石。一般自然肥力较高。

(五)实习总结

经过三天的实习,我们大致了解到大明山地区土壤含三个土类,分别为赤红壤,红壤,黄壤,土壤的垂直带谱自下而上为:赤红壤(300米以下)一山地红壤(300~500米)一山地黄红壤(500~900米左右)一山地黄壤(900米以上)。此区域内广泛分布着的水平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石灰岩地区还大面积分布着隐域性土类石灰岩性土壤。

六.【实习体会】

这次土壤实习中,让我们学会了分析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发生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验证、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基础理论知识,训练掌握土壤野外调查的方法,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研究和鉴定土壤类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了独立学习、分析和处理能力。这次实习为期四天,其中一天为校内实习,另外三天是野外实习,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在此我想对我们的土壤地理学老师罗老师表示深深的谢谢,是您的不辞辛苦,换来了我们的博学多闻!

《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精选多篇)[本文共101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